
綜合管廊典型橫斷面防水做法構造圖

一、底板防水
?底板防水采用3mm自粘濕貼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單層鋪設。
1、基層處理
1)開挖至基底后對處理后的基底進行承載力試驗,滿足設計要求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采用100厚C15混凝土,對混凝土表面抹光,混凝土墊層表面不得有明水;
3)采用20厚1:2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表面應平整;
4)找平層表面應堅實、基本干燥,不得有明水,允許出現局部潮濕部位,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縫、剝落和污物等位存在。
2、防水層鋪設順序及方法
1)首先當底板基層處理完畢后采用3厚自粘濕貼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進行施工,在陰陽角處設300寬相同材質的防水卷材附加層;
2)當底板鋪設完自粘濕貼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后采用無紡布施作隔離層,并鋪設50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3)平面防水層幅面間的搭接寬度不小于8cm,采用冷搭接法。
?
二、側墻防水
側墻防水采用3mm自粘濕貼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單層鋪設。
根據圖紙會審記錄,側墻防水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1)結構側壁距圍護結構大于80cm,按照原設計方法進行防水施工;2)結構側壁距圍護結構小于80cm,采用M7.5砂漿砌筑MU10磚兼作側壁模板。
1、基層處理
結構側壁距圍護結構大于80cm:
1)結構施工完成,拆除模板,修補混凝土表面質量缺陷并清除雜物,確保基面平整度滿足防水板鋪設要求;
2)溝壑找平層均采用20厚1:2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表面應平整。
結構側壁距圍護結構小于80cm:
1)采用M7.5砂漿砌筑MU10磚兼作側壁模板,采用20厚1:2水泥砂漿找平;
2)回填肥槽部分,確保回填密實。
2、防水層鋪設順序及方法
1)采用3厚自粘濕貼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進行施工,在陰陽角處設300寬相同材質的防水卷材附加層;
2)當結構側壁距圍護結構大于80cm,防水卷材后采用50厚聚苯板,用膠結劑粘貼保護層;
3)與圍護結構之間采用粘土或3:7灰土分層夯實。
?
三、頂板防水
頂板3厚自粘濕貼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4mm耐根穿刺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土工布。
1、基層處理
1)頂板結構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反復収水壓實,使基層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進行檢查,直尺與基層的間隙不超過5mm,且只允許平緩變化)、堅實、無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2)基層表面的突出物從根部鑿除,并在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膠刮平壓實,當基層表面出現凹坑時,先將坑內酥松表面鑿除后用高壓水沖洗,待槽內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膠填充壓實;當基層出現大于0.3mm的烈裂縫時,應騎縫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強層,然后立即粘貼增強層,最后涂刷防水層;
3)所有陰角部位均應采用1:2.5的水泥砂漿做成3x3cm的鈍角或R≥3cm的圓角,所有陽角部位均應做成1x1cm的鈍角或R≥1cm的圓角,轉角范圍基層應光滑、平整。
2、防水層鋪設順序及方法
1)基層處理完畢并經過驗收合格后,先涂刷一層1:2.5水泥砂漿;
2)涂抹一層基層處理劑,然后立即鋪設自粘濕貼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耐根穿刺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搭接寬度不小于8cm,卷材鋪設要平順、舒展、無褶皺、無隆起;
3)防水卷材鋪設完成后,及時鋪設一層土工布隔離層,并進行混凝土保護層施工,保護層采用7cm厚的C20細石混凝土,澆筑細石混凝土前,需在隔離層上方配置雙向Φ6鋼筋@150。保護層澆筑時要注意對防水層的保護,嚴禁使用鐵質工具進行混凝土抹平;
4)當保護層施工完畢后鋪設一層塑料排水板與土工布濾水層;
5)覆土并找坡0.5%坡向道路或雨水口。
?
四、施工注意事項
1、下雨天氣以及五級風以上的天氣不得施工;
2、防護四層與基層之間牢固粘貼,不得有空鼓、砂眼、脫層等現象;
3、保護層完工前任何人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一面破壞防水層;預留搭接部位應由專人看護并做好保護措施;
4、水泥砂漿防水層冬季施工時,氣溫不得低于5℃,且基層表面溫度應保持0℃以上,夏季施工時,不應在35℃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



